close
Universität Stuttgart 斯图加特大学“水族馆”研习楼
滑动
斯图加特大学“水族馆”研习楼斯图加特

亦教亦学

斯图加特大学“水族馆”研习楼

斯图加特大学致力于振兴其建筑遗产。坐落于Pfaffenwaldring 47号的Vaihingen校区,一栋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建筑被改造成为一个可容纳100名学生同时研读的现代化学习环境。

灵活运用的强大空间

这栋被称为“水族馆”的全玻璃建筑是一个两层楼高的通风空间,多个不同高度上的半层结构在内部和外部构成多种视觉和空间参照。新设计构思汲取了原有建筑的能量,创造出一个个性鲜明的场所,同时为各种形式的研习需求构成一个灵活的框架。由此形成的学习环境既适合专注的学术工作,也适于组织学习小组,或举办研讨会和小型活动。即便是仅为放松身心,这里也是一个不错的去处。

Universität Stuttgart 斯图加特大学“水族馆”研习楼  灵活运用的强大空间
Universität Stuttgart 斯图加特大学“水族馆”研习楼  l2 1

我们将空间的中央定为工作室,两侧是阶梯座位,为举办讲座或小型活动也创造条件。休息室的地面水平稍低,配有一个一体化的茶水间,提供一个适于轻松交流的非正式对话场所。四周环抱的开放式团队工作区为合作和交流提供空间,这里既有传统的方形会议桌,也有新式的有机形态会议桌。

Universität Stuttgart 斯图加特大学“水族馆”研习楼  l2 2
Universität Stuttgart 斯图加特大学“水族馆”研习楼  l2 3
Universität Stuttgart 斯图加特大学“水族馆”研习楼  l3 2

楼上的半层结构则是专注工作的场所。面向窗外的写字台有助于集中注意力,营造沉思的氛围。几个壁龛式的结构为独处提供更多选择。唯一的封闭空间,即所谓的团队实验工作室,可用于开会或专注的讨论与合作。

Universität Stuttgart 斯图加特大学“水族馆”研习楼  l3 1

你好,生活

多年来,裸露的混凝土一直是这里的主色调。但它的视觉效果已随时间推移渐渐变化。最初,许多混凝土结构表面涂有彩色。瑞典艺术家兼色彩设计师Fritz Fuchs为该校园的三个报告厅设计了一个色彩概念,并一直延伸到走廊。Fuchs为这所校园设计的名为“色彩空间-声音”于1978年完工,后被列入建筑保护名录,在此次翻修中获得恰如其分的修复。

Universität Stuttgart 斯图加特大学“水族馆”研习楼  你好,生活
本次改造之后的‘水族馆’让我们学院走上了一条新路。对旧建筑的巧妙翻新,让‘新工作’的职场概念和空间概念走入大学。这是一个激发灵感的学习环境,让这里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斯图加特大学电气工程与信息技术系主任教授Ingmar Kallfass
Universität Stuttgart 斯图加特大学“水族馆”研习楼  l5 1
Universität Stuttgart 斯图加特大学“水族馆”研习楼  l5 2
Universität Stuttgart 斯图加特大学“水族馆”研习楼  l5 3

仅是按建筑保护标准恢复后的色彩即极大地改变了此处环境的面貌。我们保留了它的色谱,并用窗帘、嵌入式和独立式的家具在光线充沛的中庭进一步营造出清新的氛围。而且,在大幅的玻璃窗前悬挂窗帘还能保护房间免受烈日照射。室内的幕布则可根据需求,灵活分隔区域,并配合地毯使分区更加醒目。从声学角度,室内的大量织物还能有效改善音效。

色彩理论

丰富的织物、轻盈的色彩以及刻意简约的家具与建筑物本身的材质体量形成充满张力的对比,构成一个活力四射,灵活可变的空间环境,用鲜明的个性为多种用途创造条件。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空间,激发归属感和集体感,既吸引自发聚会,又为专注研习提供环境,张开双臂拥抱每一个愿意融入这里的学生。

Universität Stuttgart 斯图加特大学“水族馆”研习楼  色彩理论1
Universität Stuttgart 斯图加特大学“水族馆”研习楼  色彩理论2

平面图

资料和数据

客户
Universität Stuttgart
状态
已完成 (2025)
摄影
Philip Kottlorz
专业知识
工作空间
团队
  • Kerry Anika Plieninger
  • Markus Schmidt

奖项与出版物

返回顶部